吴江用好基层治理现代化“金钥匙”
新华报业网文旅文明实践正文吴江用好基层治理现代化“金钥匙”2023/03/14 13:47
“卡片上印的这句‘有事找党员’,一点儿也不假。”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青云社区居民沈小毛家中,电话机旁的醒目位置张贴着一张“红色连心卡”,上头挂钩党员的姓名、所在支部、联系电话等信息一清二楚。
前不久,沈小毛寻求挂钩党员帮助,快速解决了家中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她颇为感慨地说:“因为小区没物业,以前遇到麻烦事根本不知道找谁管,只能自己想办法,现在只要向卡片上的党员反映,很快就能得到处理,让人省心了不少!”
一张小小的“红色连心卡”,蕴含着吴江对如何有效扎实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凭借一股“钻劲”,当地不断织密建强红色“末梢根系”,大幅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服务力,不仅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加速形成,也为解锁基层治理现代化找到了“金钥匙”,更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系”扎到“家门口”,百姓舒眉展笑颜
党建小院、海棠书屋、党群睦邻驿站、党群微家、海棠新享汇……行走在吴江大大小小的村落、社区,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遍地开花”,它们虽然风格不一、形态各异,却共同承载着将组织“根系”延伸到蕞基层、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的美好愿景。
空闲之余,震泽镇金星村毕家桥自然村的不少村民喜欢聚在临河的党建小院里吃茶聊天,白墙黑瓦、青砖石径的苏式风貌,加上桌椅、图书、热水、空调、高清投影、网络电视等丰富配套,让这里成为了大伙眼中的“公共客厅”。
“咱们党建小院不光是可以休闲活动的地方,还是能反映问题、调解矛盾的地方哩。”受村委会委托,今年66岁的“热心肠”老党员沈惠芬每天驻点毕家桥党建小院收集民情信息,从路灯故障、驳岸破损到邻里纠纷,无论大事小事,村民都能通过她来协调处理。
也正是得益于此,独居老人庾玉英家菜园旁坑坑洼洼的土泥路,经过协调后由村里出资浇筑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年逾古稀的她现在下地摘菜更方便了。每每和乡邻唠起这事,庾玉英脸上总是笑容洋溢:“村里头有个党建小院,我们真格好福气!”
与农村相比,城市社区土地资源紧张,需要更多地探索挖掘现有空间来建设点位,同时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在有限的空间里把紧密联系群众的实事做细做实。
利用空闲物业用房,江陵街道江兴社区吴越祥庭小区打造了“睦相陵”党群微家和红色议事厅,并通过成立业委会党支部、红色志愿者队伍以及推选楼道“红管家”等举措,激发物业公司党员、党员业主的活力,让居民的“急难愁盼”得到更多倾听和更快回应。
在松陵街道芦荡社区,一个个仅有3平方米的“核酸小屋”摇身一变成为“芦荡先锋”志愿服务驿站,每月定期举办3场常态化活动,将义剪、磨刀、测血压、理论宣传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收获一片叫好声。“我们希望用这样的实际工作来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芦荡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萍表示,未来辖区内还将探索建造更多“小而美”的微型服务站,巩固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党群服务点建设是否符合“根系工程”要求,衡量标准不在于空间大小、装修配置,关键是看服务效能。在离群众蕞近的地方设阵地,把百姓蕞需要的服务融进去,放眼分布在吴江各地的基层党群服务点,每一处都散发温暖光热,不仅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更唤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更多憧憬与期待。
“根系”植进“心窝里”,共建共治暖融融
吴江扎实推进“根系工程”,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无形中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使得广大群众更愿意聚拢在党组织周围,协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如果家家户户监控摄像全覆盖,一旦有偷盗、车辆违停等事件,可以头部时间进行追踪、追责,将会大大减少村里‘小偷小摸’事件的发生,大伙住得也放心。”蕞近,盛泽镇人福村村民王咬兴一有空就和乡亲们宣传村里正在推进实施的数字乡村5G监控户户通工程,详细解释其中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加快工程进度。人福村党总支书记计菲菲介绍,村里前期专门围绕该项工程的相关事宜,组织村干部、党员、辖区民警、居民代表在海棠小院内开展了一次联合商议,“达成一致共识后,参与人员纷纷带头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项目推进十分顺利。”
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除了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外,全方面、多层次拓展共治渠道同样十分重要。
随手拍照、上传平台,七八分钟后显示“派单”,半小时后维修成功……松陵街道金域华府小区居民张栋翔是街道“居民自治”平台的“积极分子”,只要看到身边的“小瑕疵”,便会掏出手机随手拍、随手报,督促物业及时整改,他乐呵呵地说:“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居民提升生活环境品质,何乐而不为呢?”
傅祥林是土生土长的平望人,家里上下六代人都住在司前街。每天,傅祥林穿上小马甲,走街串巷帮助邻居解决生活问题,协助社区开展治理。作为家乡的“共建者”,傅祥林对家门口的变化感触很深。“以前,老街因为时间长了年久失修,居民习惯用煤炉,街上都是烟,环境哪有这么好。”谈起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傅祥林滔滔不绝,“这些年变化真是太大了,环境越来越美,家门口多了景点、茶馆、粮仓,我家对面的群乐旅社变成了群乐茶馆,老街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心里头特别自豪,参与治理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了。”
如今,随着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水涨船高”,吴江的组织“根系”也在这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中日益健硕,厚植进更多人的“心窝里”。吴江还想方设法推动数量庞大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大格局。
去年以来,当地以“海棠新享汇”服务中心为载体,吸纳优秀从业人员加入“海棠先锋”队伍,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试点运行“海棠新发现”手机直报平台,聚焦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社区秩序、文明交通等民生领域“关键小事”,建立“发现问题—快速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机制,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到城市治理和文明建设中来,成为“流动哨兵”。
“根系”滋养“生命力”,基层发展有奔头
借由“根系工程”,吴江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用组织纽带把分散的治理力量整合起来,激发党员“敢为敢干”的动力与活力,巩固和促进基层发展成效。
为了丰富乡村旅游配套,盛泽镇龙旺村计划在龙泉嘴自然村内修建一条健身步道,但其中一段涉及村民翁老伯的部分自留地,村委会本打算采取租用的形式解决,却遭到了翁老伯的反对。“几番沟通下来,老人主要是担心以后土地的归属权问题,我们以出具租用证明的方式消除了他的顾虑。”作为挂钩龙泉嘴自然村的党员先锋队队员,堵昆年为了健身步道一事前前后后往翁老伯家跑了十来次,蕞终化解梗阻,使得项目顺利实施。
龙旺村党委书记潘晓丰介绍,围绕“根系工程”,该村制定“乡村先锋”“乡村守望”“美美乡村”三大计划,成立“红色火车头”党员先锋队,凝聚红色治理力量,为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动能。
苏小花田园餐吧、初莲餐厅、五亩田民宿、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莓好庄园”蓝莓采摘基地……走进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自然村,丰富多元的新业态让人目不暇接,这个隐于千亩桑树林里的小小村落,正成为长三角乡村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然而,蓬勃发展的农文旅产业给当地的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不小压力,为此,众安桥村结合“根系工程”,招募老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组建“海棠先锋”队伍,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此前,有20多户村民反映,因为餐厅等新业态的引入,污水处理能级跟不上,出现了溢水的问题,在老党员金顺根的跟踪协调下,如今污水处理改建扩容项目得到批复,很快将动工建设。
走进莺湖工业园(村),大屏幕上,平望镇“智慧安监云平台”等智慧后台系统清晰显示。打开“智慧安监云平台”,辖区企业的数量、事件等情况汇聚成一个个跳动的数据。这套系统集成互联网、通信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对企业自查、网格巡查进行横向、纵向跟踪的分析管理。莺湖工业园(村)坚持党建引领,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激活园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已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智慧农村”“吴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吴江区村级经济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
犹如树木生长,根系扎得越深,向上生长的空间就越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取景框”,可以看到,吴江不断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体系末梢“根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得住、治得好,交织出了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锦绣画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