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约570亿元的58个项目花落吴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江苏吴江迎来了2016中国吴江投资贸易洽谈会。10月18日上午,2016中国吴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举行。吴江秉承“务实创新、简朴高效”的办会原则,高度聚焦新客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平台,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洽谈、签约和重大项目开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据介绍,本次投洽会预计将有5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约570亿元,涉及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
吴江区委书记梁一波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吴江是苏州城区的蕞大板块、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纵深所在和苏州城市直接接轨上海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吴江城市建设加速奋进,功能内涵再上台阶;整体格局不断优化,载体建设与时俱进;政务服务更重品质,精准施策助企发展。吴江已成为新形势、新常态下“长三角”核心区域更加名副其实的投资创业乐土、开放创新高地、和谐乐居福地。
吴江何以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亲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融入苏州接轨上海,区域优势得天独厚
吴江是江苏的“南大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近杭州,北依苏州主城区,古有“吴根越角”之称。吴江地理位置优越、综合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吴江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的“长三角”中心腹地,苏嘉杭高速、227省道、江城大道、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沪苏浙高速、318国道、吴江大道、太浦河连接东西,距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和上海虹桥机场仅40分钟车程,到周边各大港口的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
目前,吴江正着力构建以高铁、轨交、高架、高速为主要支撑的大交通格局,全面融入苏州、无缝对接上海。高铁方面,沪苏湖、通苏嘉两条城际高铁将在境内交汇,其中沪苏湖高铁年内即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方面,苏州轨交4号线明年正式建成投运,并加速与轨交2号线号线的对接;高架方面,苏州西环及东环南延将在明年完工,中环西线、东线分别通过苏州湾隧道建设、苏同黎公路高架改造,实现与吴江大道交汇,形成新的中环大环线;高速方面,常嘉高速吴江段已经基本完工,预计年内即可正式通车。
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双轮驱动”,吴江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光电缆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食品四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4+4+1”产业体系,其中丝绸纺织、电子信息站上千亿级平台,光电缆、装备制造、新材料达五百亿能级。
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竞争力,吴江均走在全国同类区域前列,化纤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光纤光缆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电梯产量占国内品牌的六分之一。拥有4万多家民营企业,其中,中国企业500强3家;外商投资企业16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18家。近年来,吴江围绕“先进制造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总目标,坚持存量工业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新增项目以新兴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新路径,丝绸纺织、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新老千亿级产业协力共进的大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产城融合一体,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撤市设区以来,吴江充分发挥苏州中心城区功能优势和空间优势,以比肩国际一流水准建设太湖新城苏州湾,努力打造“21世纪苏州城市建设的蕞大亮点”。目前,太湖新城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城市形象也初步显现,绿地、华润、融创等知名品牌运营商成功引进,吾悦广场、万宝等城市综合体竣工营业,东太湖生态园、苏州湾体育公园、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韩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启用,苏州湾文化中心、绿地超高层等地标性项目以及苏州九院、苏州中学吴江校区等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
通过规划建设苏州湾科技城、苏州湾软件园、金融小镇等载体,成功导入了国家智慧城市苏州产业化基地项目、天洋梦东方、亨通苏州湾文旅项目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投资体量大的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了产城融合发展。同时,统筹开发区南苏州科技新城、汾湖新城、盛泽新城和七都、桃源、震泽、平望四个中心镇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自然生态优美,环境宜居百姓生活富足
吴江古镇多、湖泊多、森林湿地多,拥有同里、震泽、黎里三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退思园和江南运河古纤道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湖泊300多个,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湖泊56个居全省头部;全区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19.5%和72.6%,同里湿地公园是全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示范湿地公园。
近年来,吴江全力推进以8个生态公园为主要内容的“1058”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254亿元,并投入40亿元进行东太湖综合整治,基本建成了东太湖百里风光带,组织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和“三网”整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风貌得到有效恢复。吴江始终坚持全民共建共享,近5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和社会大保障格局。(文/吴采莲摄/王小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