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怎么穿得保暖又时髦?
在吴江区横扇街道一家毛衫工厂内,老板娘陈晓芳正在直播带货。 记者 朱亚蕾摄
兼具保暖性和舒适度的定制冬款旗袍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受访者供图
昨天,苏城迎来了纷飞的雪花,银装素裹的城市更添了几分冬日独特的静谧韵味。这几天苏城气温骤降,大街上,市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来御寒。
记者走访吴江区、姑苏区多地发现,今年冬天,除了毛衫、羽绒服等传统常规防寒衣物销量持续走高外,性价比拉满的军大衣、花棉袄以及兼具保暖和美观的冬款旗袍等服饰,已悄然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走红,成了冬装市场的新“顶流”,掀起了一股“暖”经济热潮。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男穿军大衣,女穿花棉袄,这就是年轻人的羽绒服”寒潮来袭,曾经风靡一时的军大衣和花棉袄等老式穿搭,正因为年轻人的推崇而重出江湖,成为街头巷尾的新潮流。
12月初,在苏州上大学的秦秦特意网购了一件军大衣。“蕞近,抖音上有个大学生集体穿军大衣上课的视频特别火。降温了,我也买了一件来试试。没想到,它不仅厚实、保暖,还带有一种别样的时尚感。”秦秦告诉记者,比起上千元的品牌羽绒服,一百出头的军大衣非常划算,她的不少同学也表示想入手一件。
不仅是在校园中,市场上对军大衣、花棉袄的需求也明显上升。记者登录一家电商购物平台看到,不少售价仅为七十、八十元一件的军大衣、东北花棉袄等商品,月销量达上万件。卖家们纷纷评价:“穿着不重,适合夜钓穿”“保暖又抗风,性价比之王”
“往年这个时候,羽绒服和毛衣是主打,但今年军大衣的订单量翻了好几倍。”某销售军大衣的商家客服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们还推出了改良版的军大衣和花棉袄,采用更轻薄但保暖的材料,同时加入现代设计元素,让老式穿搭焕发新活力。
在姑苏区某大型超市内,记者注意到,颜色艳丽、花样繁杂的棉衣、棉袄被放在了服装区的显眼位置售卖。市民侯女士正在给家人挑选过冬的衣服,“花200元你买不到像样的羽绒服,但你能买到一件厚实的大棉袄。而且现在的款式也多,没以前那么土了。”
“亲们,这件拉链毛衫喜欢吗?面料非常柔软舒适,颜色还是今年蕞流行的美拉德色,高级又百搭”晚上7点,位于吴江区横扇街道叶家港村的一家毛衫工厂内,老板娘陈晓芳准时开启抖音直播。手机屏幕前,她热情地与观众交流互动,一旁的丈夫刘峰则从周围的衣架上寻找不同款式的毛衫给她试穿展示,不一会直播间在线人。
刘峰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全国气温骤降,直播间里加厚、加绒的毛衫产品成了“抢手货”,整体销量增长明显。“一场直播下来,我们能卖出七八千件毛衫,每天的营业额近40万元。”刘峰说。
今年37岁的刘峰在横扇做毛衫生意已经十多年了。“我们是自家工厂自产自销,每件毛衫的价格也就几十元,而且我们每天都会上3到5款新品,很受年轻人的青睐。”刘峰表示,虽然今年毛衫单价有所下降,但是销量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提高了30%左右。
在横扇,像刘峰两口子一样,做毛衫生意的人家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横扇当地7000多户居民中,有3500多户直接从事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年产毛衫超1.2亿件,年产值逾50亿元。在距离刘峰的毛衫工厂不远的叶圣路上,坐落着一座横扇毛衫产业园。产业园中集聚了原料供应、编制加工、电商销售、仓储物流等40多家企业。“下半年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毛衫销售旺季。现在,像高领、加厚的保暖型毛衫比较紧俏。产业园每天的毛衣出货量近4万件,销售额超150万元。”横扇毛衫产业园负责人陈建伟表示。
位于姑苏区的十全街曾经是著名的服装一条街,虽然如今沿街店铺多以美食为主,但依然是苏州年轻女孩逛街的必选地之一。随着寒潮来临,十全街的特色服装店也迎来了冬装销售的高峰期,与传统商场里的品牌店铺不同,这些服装小店里,多会兼顾雪地靴、羊毛袜、保暖背心等各种防寒用品的销售,顾客能轻松实现一站式购齐。
昨天,记者在十全街一家名为“lily”的服装店内看到,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30多平方米的店铺内走进了七八位顾客,大多数都是想买些厚款服装御寒。“寒潮来临之前的两天,不少老顾客专程来到店里选购,大多数都是购买一整套。这两天气温骤降,大家就转到线上找我下单了。”店铺老板李倩说。
在带城桥下塘19号,莲笙是一家专门制作、出售旗袍等传统服饰的个性小店。虽然气温骤降,但不少旗袍爱好者并不想放弃这份江南韵味。老板娘林林告诉记者,蕞近不少顾客前来定制冬款旗袍,“我们尝试在一些旗袍面料中加入羊毛成分,打造出新中式冬款旗袍,增加舒适度和保暖性。”林林说,此外,店铺也推出了一些中式棉袄,将盘扣等元素加入设计当中,受到了很多顾客的喜爱。
“这条街上的大部分店铺特色都挺鲜明的,大部分客源来自回头客或外来游客。”陈晓在十全街凤凰街交叉口开了一家300多平方米的服装店,她告诉记者,这波寒潮很好地促销了冬款服装,大部分店铺都会趁着这一波清理冬装库存,做好春款上新的准备。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