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文化园区赋能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系列榜单发布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6月21日,“价值文化园区赋能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系列榜单发布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此次活动由羊城晚报社、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经专家评审,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等入选“2022广州蕞具价值文化产业园区10强”。同时,奥飞文创中心、创梦园等园区入选“2022广州蕞具成长潜力文化产业园区10强”。据统计,本次20家入选园区的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文化企业入驻率平均值超60%,入选园区呈现数字化程度较高这一现象。
20家入选园区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广州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目前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达702个,其中广州有羊城创意产业园、长隆、励丰、等国家级园区(基地)24个,推动广州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文化创意足、技术含量高的集约化发展路径。
此次入选榜单的20家园区有亮点、有特色。据统计,20家园区前两年总产值约为2086.87亿元,其中,2022年广州蕞具价值文化园区10强的园区总产值约为1947.75亿元。超千亿级园区有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一家;超百亿级园区有羊城创意产业园、国际单位时尚科技园和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三家。20家园区的文化企业入驻率平均值为60.52%。园区数字化特征非常显著,大部分园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能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去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或引入一批文化新业态企业。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朱小燚出席活动并致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代表主办方致辞。
朱小燚在致辞时介绍,一季度,广州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有3255家,实现营业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国(4%)3.2个百分点,为全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文化产业园区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3.0版本的迭代升级,需要每一位同仁深入思考,也是必须去书写的答卷。
“两个‘10强’榜单是反映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园区规模实力的重要品牌。”朱小燚表示,每年上榜的园区,组成了广州文化企业的“蕞强阵容”,引领着全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从此次入选的名单来看,既有羊城创意产业园、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等国家级园区“常青树”,也有乐天智谷、西坊大院等“后起之秀”,涵盖了文化旅游、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等多个门类,集中展示了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尹涛表示,对比去年评选情况看,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规模不断壮大、园区管理更加规范化、数字化趋势明显。同时,尹涛对广州文化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积极建言。他表示,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一要抓场景打造。通过引入生活美学、文化体验、文化展演等业态,积极策划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品牌活动,将园区打造成文旅融合的复合型空间。二要抓服务升级。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三是抓湾区机遇。面向大湾区,探索推动开展联合共建、产学研合作、文化交流等,促进粤港澳文化产业资源向园区汇聚,助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在园区分享环节,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总经理助理唐洁媚、时代TIT广场项目总监柳乐分享了其文化产业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生动实践。在圆桌对话环节,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研究员丁旭光,羊城晚报社编委、经济新闻部主任吴江,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文远竹、广州九方印集团董事长兼CEO崔亚伟、怡祥·盛达创新园总监吴月璐围绕“价值文化园区赋能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精准布局数字创意产业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工美港”)位于新港东路2519号,所在地块曾是1958年期间的广东省金属加工厂生产场地,也曾经是人气鼎盛的玩具加工厂。随着公司主业的变化,2008年至今逐步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
工美港总经理助理唐洁媚在现场介绍,工美港占地15万平方米,含5万平方米江心生态岛,工美港项目总投资约为3.6亿元,集孵化培育、成果展示、产业配套于一体。工美港在过去四年的运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入驻企业大概有100家,入驻率超过90%,去年的年产值达到150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工美港精准的数字产业布局,工美港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数字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布局发展五个领域:数字工美、数字定制、数字设计、数字传媒和开发。”唐洁媚表示,近三年,工美港深受创客们欢迎,企业入驻率逆势上扬,在服务于年轻人过程中,园区在硬件软件两个配套进行升级,配有青年公寓,升级改造了会议中心、篮球场、足球场及各式各样的美食广场,还提供一对一的管理式服务。
时代TIT广场:优化软硬件配套服务打造对企名片
时代TIT广场是天河东圃片区一家以数字信息为核心的专业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时代TIT广场项目总监柳乐现场介绍,园区由时代商业携手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共同对原广德旧仓库进行改造升级而成,由广州市承泽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2012年运营至今,公司投入巨资进行园区整体改造升级。前两年园区总产值约20亿元,企业总数有211家,文化企业有158家,总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000人。
“园区硬件、软件配套方面是有品质的,是我们对企业的一张名片。”柳乐介绍,园区有满足50-100人使用的共享会议室,联合办公空间、企业服务中心等设施满足企业服务需求、场地租赁需求。园区还设立承泽技术测评中心,帮助企业全方位发展。在服务体系方面,园区提供全生命周期成长服务,年均服务企业超200家次,尤其在人、资、政、税四大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当前,文化产业园区不再只是市民的网红打卡点,更进一步融入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底蕴。活动现场,多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园区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多维度碰撞观点、建言献策,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圆桌对话。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文远竹现场建议,“广州价值文化园区首先要明确定位,其次是要打造识别度高、展示性强的差异化路径,才能更上一层楼。”
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研究员丁旭光则建议,园区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只满足于收租金的盈利模式,而是深入考虑更多的增值服务,才能进一步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眼前的沧桑与斑驳,是父辈的青春与岁月,这是西坊大院的标语。”广州九方印集团董事长兼CEO崔亚伟提到,过往很多产业园区按照纯粹的功能部署,彻底去翻新改造。但其实要留住“老广”记忆,关键在于先传承再创新,先有文化再有创意。基于该理念,西坊大院采取“修旧如旧”微改造方式,让在地文化在这里实现二次创新。
怡祥·盛达创新园总监吴月璐持同样观点,“打造文化产业园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时间去进行企业的沉淀、内容的沉淀以及物理空间的升级和更新。作为负责人,我们应主动了解园区集聚企业乃至行业的供应链、生产链,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才能提升园区的整体价值。”
媒体在此过程中可发挥怎样的作用?羊城晚报社编委、经济新闻部主任吴江提炼了三个关键词,即媒体可以通过“分享”“连接”和“再造”,结合各界力量挖掘故事、深度调研,让文化产业园区的价值星火燎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