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公司:苏州、张江经验总结成功模式如何复制
苏州工业园区,采用 管委会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SSD) 的管理模式。
前者负责在辖区内行使经济和社会综合管理权限,后者作为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开发事项,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原则运作。
了解如何园区从 一张白纸 到 东方硅谷 ,就不得不提它发展的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极具特色。
创业起步阶段(1994-2000 年),苏州工业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至 2000 年底,园区引进 4700 余家企业。
跨越式发展阶段(2001-2011 年),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新阶段,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逐步形成先进制造业 + 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 至今),园区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成为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高端服务等产业已初具规模,成功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在升级变革当中, 管委会 +CSSD 又有哪些经验可借鉴?
首先,园区管委会的扁平化结构,达到高效运转的目的。
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管委会下属机构不要求与市级机关对口设置,整合归并政府职能相近的部门合署办公,减少管理层次,部门职能尽可能综合化。
将传统体制下政府职能中较低层次和部门中间层次的职能分离出去,改由非政府性质的公务机构和中介机构来承担。
其次,国有资本发挥 开路先锋 作用。
国资引领起步,国资率先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8 亿元,成为园区早期开发建设主要投资主体。
中期转型担当,国资推动园区公司从新方控股转为中方控股,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助力园区转型升级。
成熟阶段引领,国资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实行 产业园 + 专业国有公司 的 1+1 运作模式,推动园区设立特色新兴产业园,承担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等经济任务。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通过 管委会 + 张江集团 的模式,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无独有偶,张江高科自 1996 年以来,也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上海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企业,中芯国际等企业入驻,推动园区发展。
发展阶段:随着土地存量减少,张江高科转向载体开发,明确以产业地产开发为主,辅以专业服务和科技投资,提升园区竞争力。
成熟阶段:上海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叠加,园区构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产业框架。
张江高科转型为 新三商 ,加强股权投资和产业服务,股权投资收益快速增长,与产业服务费和载体租金共同构成园区主要收益来源。
那么,张江高科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采取小管委会 + 大集团公司的运行模式。
在产业园区投资领域,张江高科独树一帜,坚定地推行园区 + 投资的双向发展战略。
作为中国产业园区房东 + 股东模式的杰出代表,张江高科成功实现了从土地收益向产业价值创造的转变,开辟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张江高科以 科技投行 为战略核心,不仅专注于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更通过 房东 + 股东 的双重身份,形成物业销售、企业服务和高科技投资三位一体的业务架构。
其母公司张江集团通过整合小额信贷、孵化器和创业培训等资源,打造了投贷孵学一体化平台,成功投资了数十家企业,其中超过半数选择落户张江园区,实现园区与企业的深度绑定和互利共赢。
管委会 + 平台公司 模式通过精准的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社区的和谐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实践,不仅是这一模式成功应用的证明,也是对未来区域发展模式的启发。
利用资本的助推力量,高段位的平台公司可以深度参与、扶持产业甚至主导招商引资。
对平台公司来说,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构建完善的要素市场,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首先是资本要素。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结合张江与苏州经验,我们可知,资本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它可以贯穿企业成长全周期。
那些资本招商成果优异的园区,无一不是围绕产业塑造完善的资本要素市场,实现了良性循环。
其次,技术要素。技术和产业密不可分,平台公司应该注重以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合适的节点主动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这对于平台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园区投资开发商、园区运营服务商、产业投资运营商、金融服务商……面对诸多可能性,该如何决策?
咱们深知,不是每一个平台公司都是产业专家、投资行家,所以需要借助产业研究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力量。
一个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能服务的合作伙伴,可以协助平台公司平稳有序地度过这个过度阶段,尽快驶入快车道。
以谷川联行与吴江经开区合作为例,中国医疗器械独角兽——微创医疗,经谷川联行引荐落子吴江经开区,目前已实现投产达效。在龙头带动下,吴江全区已有百余家生物医药、大健康相关企业入驻。
作为平台公司的优质合作伙伴,谷川联行以独特的资源优势——115 万 +线 年招商从业经验,能够为园区提供符合科学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定位、梳理产业链招商图谱;同时,还能提供专业化的招商引资服务。
谷川联行能够从专业角度协助平台公司找准赛道,轻松踏上地区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走向 深水区 。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