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创新发展“同心圆”吴江开发区积极拓展校地合作“朋友圈”
苏报讯(驻吴江区记者 王英 朱亚蕾 通讯员 曹静)拓展校地合作“朋友圈”,共绘创新发展“同心圆”。近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3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在吴江开发区圆满落幕。来自全国39所知名高校的80名优秀学生代表齐聚开发区,通过专家授课、企业实地调研及AI竞赛等多形式的互动式学习,为吴江开发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深化校地合作,有助于激活“象牙塔”内的创新因子,把科教资源优势化作创新发展态势。近年来,吴江开发区通过举办“感知吴江”校园日、聘任“校园大使”“校园引才推介官”等举措,不断深挖校地合作潜力,探索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新模式,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目前,全国共有100多所高校在新材料、节能减排、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与吴江开发区开展全面合作。其中,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与吴江开发区共同打造了战略合作基地及创新实践基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在吴江开发区成立了“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苏州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博众精工教学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先后落地,进一步强化了校地双方的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前不久,吴江开发区又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相关协议。围绕苏州花港湾创新中心建设,双方将按照“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的思路,在共建创新联合体、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推进开发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人才是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头部资源。为更好帮助企业引才、留才,吴江开发区充分发挥“1+1+13”的蕞大功效,积极落实吴江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吴江开发区“崇本”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人才+科技+基金”新模式等机制,走出了一条“产、城、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文斌表示,开发区将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蕞佳承载地。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